中美贸易战走到今天有其必然性。博弈过程中,相对强势一方倾向于晚些达成妥协以趋利,相对弱势一方则倾向于早些达成妥协以避害,平衡点的出现往往是和解的契机。显然,在贸易战的复杂博弈过程中,参与双方的强弱取决于其经济对关税措施的承受力,这具体反映在出口规模、贸易对经济的整体影响和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等方面。无论对强势还是弱势一方,理性的决策取决于精准的计算,两年前如此,今天亦然。 习特会达成“停火”共识,成为中美贸易战的转折点。然而,,之后的谈判时间紧迫、内容复杂、挑战巨大。90天的时间窗口不可错失,谈判结果将决定中美贸易战的最终结局。如果中美两国能够达成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广泛协定,双方和世界经济都将从中受益,其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将堪比当年“入世”。一旦谈判再次陷入僵局,后续关税措施加码,中国经济将面对持续的下行压力,明年可能面临“保6”的挑战,美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