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免费单机页游 > “筑梦足球2014”之四:足球解困首推青训(2)

“筑梦足球2014”之四:足球解困首推青训(2)

发布时间:2020-11-18 01:44内容来源:9dwl.com 点击:

  当中国足球还在找寻变革路径时,身边的近邻已经沿着认准的方向披荆斩棘、日渐崛起。根据韩国足协统计数据,截至2013年年底,韩国的幼少年足球俱乐部多达1616个,球员达34887名,,相当于每百名小学生中就有一名球员。隶属于韩国足协的幼少年足球联盟分为两大块,学院部的球员来自各中小学,俱乐部队由喜爱足球的孩子组成,定期举行两组别联赛,这些少年球队构成了韩国足球的根基。日本足协自1976年起,在各地建立起一个个集中性的训练中心,从中发掘、筛选各年龄段精英逐级向上输送。日本J职业联赛诞生后,各俱乐部建立梯次队,采取走读的精英路线,成为足球少年的第一通道,此前的校园足球体系则形成一种类似“败者复活”的特殊途径,这两套系统各司其职,又形成互补。在财力和人力有限的条件下,这一招无疑是最经济有效的投资。

  中国足协女子部主任、原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副主任陆煜说:“从校园足球直接选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有天赋的苗子回到地方,一旦没有好教练、高水平联赛,很可能被耽误、埋没。”他表示,下一步要在各地建青训中心,孩子们周末就近训练。这种模式与日本相近,一旦辐射到位,将有助于解决过早专业化问题,系统性的联赛机制也能嵌入。不过,这需要大量的资金、人才投入。目前,中国足协在全国布点20个,以现有财力覆盖100多个城市,还远远达不到。“现在青训中心主要由体育局出钱,补充校园足球经费后,缺口仍很大。”

  以点带面的辐射思路,也适用于建立社会型的青少年足球俱乐部。陆煜认为,这种兴趣班性质的校外培训,针对一个区域的校园足球,可以绕开足球教练无教师资格证难进校园的障碍。施连志在天津设置的“点校”,思路也大体一致。“俱乐部或指导员的经费,可以家长出一点、教育局拿一点、体育局拿一点、市场运作一点,如果政策层面能打通,这个平台完全能建起来。”陆煜说。

  在调研过程中,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提到政府的力量,仅仅依靠地方足协、俱乐部,没有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强化执行,难以构筑青少年足球的根基。在普拉蒂尼看来,足球的发展,牵涉最广泛的社会资源,包括德国、西班牙、美国的青训成功,解决方案都十分复杂,不可能有包治一切的万能药。“上世纪70年代,法国政府的积极介入,改变了法国足球的整体框架,要求所有俱乐部必须有青训中心,必须保证每年青少年足球培训的人数及选材执行,否则就吊销俱乐部的运营执照。职业足球一定得承担很大一部分青训工作,这样的推动和监督,只有政府能做到。”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